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经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644,387.51元,期末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14,770,543.58元。经综合考虑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在建项目自有资金需求等因素,为实现公司稳定持续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业绩回报股东,更好的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未分配利润将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在建项目自有资金投入需求。

伴随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全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电池行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以风光储为主力的储能领域加快兴起,进入高增长窗口期。据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发布《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统计,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是上一年行业总产值6000亿元的约两倍。EVTank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超过全球平均增速,且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的占比达到69.0%。

受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和动力锂电池海外出口带动,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10%,出货量达480GWh。根据GGII统计,磷酸铁锂型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91GWh,市场占比61%,三元动力型电池出货量189GWh,市场占比39%。HEV节能乘用车相应配套的电池装机量约为1.14GWh,同比增长45%。其中合资公司科力美的镍氢动力电池装机量为0.68GWh。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与去年同口径的32GWh的产量相比,增长213%。报告期内,国内已完成招标的储能项目总规模超44GWh,当年新增并网项目规模为7.762GW/16.428GWh。储能电池领域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报告期内,从2022年新增储能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此外,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轨道交通领域是我国“新基建”发展战略的重要投资领域,随着我国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及设备方面的总投资规模逐年增加,未来轨道交通领域后备电池及BMS产品的市场需求亦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安全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辆及配套产品设计均主要以安全性为基础,因此轨道交通设备的高可靠性也是发展趋势。

起点研究院 (SPIR)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消费类锂电池出货量109.3GWh,同比下降了9.1%,主要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主要应用领域需求下降。预计到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134GWh。中国市场来看,2022年消费类锂电池出货量53.6GWh,同比下降了22.5%,消费锂电池整体处于行业发展成熟期,主要依靠新兴电子产品的应用市场增长。

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分别约为185万吨、140万吨、130亿平方米、85万吨,同比增长均达60%以上。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年我国基础锂盐产量如下:碳酸锂产量39.50万吨(产能约60万吨),同比增幅约为32.5%;氢氧化锂产量24.64万吨(产能约3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29.5%;氯化锂产量2.22万吨(产能约3.5万吨),同比下降约27.2%。此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11万吨,同比增长132%。

自2018年以来,碳酸锂产量连续第5年保持增长。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明显,据鑫椤资讯数据,2022年,国内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底的27-28万元一路升至60-62万元,全年均价高达49万元,较2021年均价上涨了4倍,2022年最高价格较2021年最低价上涨了近10倍之多。

在美联储连续加息抑制通胀、全球经济衰退、海外消费尤其是欧洲国家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镍表现仍相对较好。两大下游不锈钢及新能源均维持正增长,新能源需镍量同比增速预计超30%。合金板块年内明显增量,仅电镀行业年内表现较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镍价同比上涨明显,现货均价同比上涨44.1%。供需方面,根据国际镍研究小组(INSG)的数据,在2022年期间,全球镍市场从短缺转为过剩。2022年全球矿镍产量为330万吨,比2021年的273万吨增加21%。

据统计,仅2022年我国就有369条与新型储能相关的行业政策出台,共有25地出台政策明确光伏配置储能具体要求。总体来看,多数地区要求光伏电站配储规模在装机容量的5%-30%之间,配置时间多以2-4小时为主,少部分地区为1小时。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2年规划拟建的储能项目达到922个,总规模达到417.87GW。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共617个,总规模为55.73GW/120.74GWh;新能源储能项目非电化学储能项目25个,规模为8.89GW。

宏观政策方面,《“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并提出,加快多元化技术示范应用开展不同技术路线分类试点示范,结合系统需求推动多种储能技术联合应用,开展复合型储能试点示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通知从七个方面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提出了具体措施。《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