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初,湖北联合东风汽车开启新一轮 最强购车季 ,将行业价格战推向了高潮,也折射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优胜略汰最普遍的发展规律。
如果说即将到来的 国六 B 是打响这场价格战的导火索,那么以往担当东风汽车销量重任的合资品牌所展现出的疲态,则为这场大火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src=如何将自主创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是摆在东风汽车面前最现实的命题。
4 月 10 日,2023 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在武汉开幕,发布了三大科技品牌,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表示东风今年开启 转型升级三年行动 :目标是到 2024 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 100% 电动化;到 2025 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比例达到 1:1,各 20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 50%,占自主品牌乘用车的 70%。
发布会上,东风汽车发布的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马赫 E 新能源动力品牌、 东风氢舟 氢动力技术品牌,是本场活动的重点。
首先,东风量子架构是全数字化、高拓展性的机电一体化架构,可以为产品实现搭积木一样的搭配,纯电、增程、插电动力自由,前驱、后驱、四驱模式自由,小型、中型、大型尺寸自由,轿车、SUV、MPV 款式自由。当然,在一些关键数据上也同样抢眼,比如 1200 公里以上续航、90s 完成换电、800V 超级快充、5 分钟补能 300 公里、百公里 11 度电低能耗等。
东风量子架构还配置电池 消防系统 和全栈自研高集成热管理系统,能够做到极端高温情况下不起火或者无惧低温度降温。目前,东风量子架构已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未来将打造 16 款车型矩阵,达成 100 万台年产销规模。
src=其次,东风汽车发布了马赫 E 新能源动力品牌。E 代表着电动、高效、节能和环保,主要由电驱、电池、补能三大产品平台组成。随着马赫 E 的发布,马赫动力已全面覆盖节能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力三大领域。
其中,马赫电驱采用碳纤维包覆转子技术电机,转速可达 30000 转 / 分。自主开发的 SiC 控制器,系统最高效率可达 94.5%。马赫电池则采用 CIS 高效成组技术,成组效率超过 80%,系统能量密度超过 300Wh/Kg,搭载整车 CLTC 续航里程超过 1200 公里。这项技术不仅采用了 L300 标准化硬壳电芯设计,通过了行业严苛 20mm 深度针刺试验,还可以让电芯温度在 1 分钟以内降低 80 ℃。在快充方面,可以做到充电 5 分钟,续航 300 公里,解决动力电池一直以来的行业痛点。
在换电赛道,东风汽车首创 T 型旋转换电机构、柔性定位结构与长寿命液冷换电接口,换电仅需 90s,且实现 10000 次以上寿命。另一充电赛道,东风汽车掌握了 3+X 全域充电技术,包括目前已量产的交流充电、直流充电,超级快充以及正在预研的无线G、太阳能充电等先进充电技术。
src=第三,是 东风氢舟 氢动力品牌的发布,同样引发外界强烈关注。据介绍,该技术可为客户低碳出行提供超环保,超高效,超安全,超耐久的全栈式氢能解决方案。这一品牌以应用场景驱动,布局 70kW、150kW 和 350kW 三大氢动力平台产品,功率覆盖 20kW-350kW,可以满足乘用车、商用车选系列车型的需求。
同时, 东风氢舟 还包含东风氢元燃料电池系统和东风氢芯燃料电池电堆两个子品牌。分开来看,东风氢元自主燃料电池系统由供氢、供气、水热管理等系统构成。采用高集成化开发模式,并搭载了电堆与高压器件驳接、高效能量回收,余热利用、高动态响应技术,形成了气、水、热、电协同控制体系,系统效率 63%。在氢循环中,氢气利用率高达 98%。
而东风氢芯自主燃料电池电堆则由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等电堆核心部件构成。不仅构建出燃料电池制高点,还攻克极端天气和环境,提升了耐用性和安全性。
src=历经多年耕耘,东风氢动力技术开创了五大优势:第一,成功开发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第二,率先完成国内首次 70MPa 带载碰撞试验;第三,荣获 2022 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获颁中国品牌首张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牌照 ; 第五,截至 2022 年底,氢能领域发明专利累计 298 项,位列国内主机厂第一。
为推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发展,东风汽车早在 2021 年发布了 东方风起 计划和科技创新 跃迁行动 。
历经两年时间,东风汽车在平台开发方面,打造了三大电动化平台:M TECH 猛士豪华电动越野架构、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DSMA 多能源低碳节能模块化架构。在商用车领域,打造了中重卡、轻卡电动化平台,成为商用车电动化的先锋。
src=在动力路线设计方面,东风汽车打造出混动、纯电、氢能并进的技术路线。这其中,作为东风汽车打响动力总成领域的重要一环,东风马赫动力品牌为广大用户所熟知,在具备驾驶乐趣的同时,能耗也行业领先。
除此之外,新能源方向的另一条重要技术路线,氢动力也被各大车企所看重。东风汽车打造了 氢舟 技术品牌,覆盖 20-300kW,可满足乘、商不同车型的需求,推出了国内首款 80kW 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燃料商用车销量已超过 3000 台,位居行业第一。
面对行业智能化下半场,东风汽车选择从容应对,打造出国内首个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 SOA 电子电气架构。该架构可实现 1 个中央智慧大脑和 4 个区域控制器,全域融合、软硬件兼施,可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构建起 车路云网 一体化服务生态。
src=此外,东风汽车在电机、电控、电池领域均做到自主掌控。今年年底,东风汽车将量产高性能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模块。未来三年,东风将建成 90 万套电驱总成、100 万套电控、100 万套 IGBT 模块、1 万套燃料电池生产能力。在产能、新技术层面,东风汽车打算一个不落下,全面提升三电领域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孵化新品牌的热潮下,东风汽车也形成了豪车、高端、主流、小型新能源品牌格局。其中,东风风神全新电动化系列产品,即将在上海车展发布。今年下半年,东风汽车还将发布全新小型电动品牌。
对于未来新能源规划,东风汽车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 500 亿元发展新能源事业,加快建设材料工艺研究院和软件工程研究院,推动新能源动力总成和自主控制器、车规级芯片全面产业化。同时,强化高性能算力数字底座、数字中台和数字云服务,全域赋能科技东风。
同时,东风汽车还将推进现有平台融合,持续推进中央集中式 SOA 电子电气架构迭代升级,重点打造乘、商兼用的下一代滑板平台,加快研发速度,推出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车型,将投放 18 款新能源乘用车,22 款基础商用车车型,实现多场景产品全覆盖。
src=本次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