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9万元的EV160新能源车是如何的感觉

本人于2015年成为新能源车主,期间在论坛发了系列***,可以点击我的ID查看,目前也是一个新能源车群的群主。

在2017年1月的时候特别发布了一篇:论上海新能源汽车、车牌的投资机会和FAQ的公号***后受上海一家新能源汽车出租金融平台邀请,成为其线上分发渠道。公司特别给我们团队提供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用于测试,首先就拿到了目前销售最好的北汽EV160的车。我个人也开了几天,有一些特别的感受发现和各位分享。

为了传递开9万级别的EV160是如何的感觉,需要先找到参考坐标。我是2006年开始开车,期间开过起亚千里马、现代美佳、宝马320i及现在开的油电混动的530Le。期间也经常开亲朋好友的车;

个人对于RC也是非常喜欢,并且选的RC车都是电的。虽然油车方便,但太吵,同时看好电车的清洁易维护。

为MMMOOO官网提供的banner;在插入这几张图片的依稀感受到当时营运企业的热情:)

我也应该是国内非常靠前的一波人在特斯拉的硅谷体验店里围观MODELS的展销预订。地址在SanJose的Santana购物中心:

EV160是北汽公司基于奔驰B200该款的,不是山寨,而是合法套娃,毕竟北汽和奔驰有着官方合作。两台车在外观上线的用户赚到了:)内饰塑料件用的比较多,但符合9万级别的车价预期。

官方价格18万左右,由于是新能源车,有国家、地方补贴,用户最后投入现金在9万左右。

我们暂且以9万的车价去评估吧,其实也是可以以18万的车价去对比的,毕竟有上海沪牌这个标签嘛,同时还是新时代的车,纯电车。

㈠价格体验:价格打5折!即使在2017年补贴退坡的情况下,折扣也是多于打8折!

㈡沪牌体验:自信而自豪在魔都各种环内、各种高架随意开!送的新能源车牌和这台车的寿命绑定,随车报废,新的交规下,车辆无强制报废规定,预计一台车用20-30年不是妄想(在沪牌的强大价值驱动下,适当的保养投入都是很值得的,维系一台车开20-30年是很科学合理)。

2006年开千里马的时候,我觉得这台车非常好,可以满足我各种需要,也不会漏雨,驾驶马力也都是满足各种需要,开到120的速度也没有问题;

当开了320i后,驾驶感和操控太好了。就会发现千里马底盘还是很散的,刹车还是很软的;

2016年10月在舟山租了一台桑塔纳1.6L的车开,会感觉到加速到120是那么的吃力,即使一脚油门到底。

初次以驾驶者的身份坐入驾驶位,感觉这台车很像一台MPV,启动和驾驶和普通车是一样的,并不像宝马i3等车,放掉油门车辆立即计入刹车状态,还是会比较自然的滑动略带一点点刹车动能回收(电量回收肯定不是那么多)

加速运行:加速到60-70公里速度的时候,整个车的胎噪、车架声(车的后座及储藏室塑料件开始一点共振)及电动机或电调的声音很明显感受到,这个感觉在30万以上的车上是基本感受不到的,但在9万级别的车还是比较普遍。

避震:过停车库的减速带(有20多米持续的凹凸路面),对于震动过滤的非常少,就是比较吵和震动。(对标还是30万起的车,若和10级别的车比,还是保持一致性)

底盘、转向:地盘总体还是不错的,开起来不是很散,转向也是很精准。在我的记忆中曾经租过一台雷克萨斯ES300H开,在那台车上我测试过加速,很明显感受到轮胎跑起来很散,抓地的感觉和出色的抓地有很明显有区别。

㈢综合驾驶体验:这就是一台9-10万级别的车带来的驾驶感,驾驶感和30万级别的车感觉是很明显的。然而其在启动和等红灯状态还是非常出色的,没有任何声音。可以说在上海开车差不多有20-30%在等待状态吧。

这种20-30%时间的安静是很有价值的,过去看过雷克萨斯LS600H广告的时候,有一个意境它特别强调这台车可以使你早上起来出去打高尔夫的时候不会吵到你家人仍然在梦乡里。因为LS600H是油电混合的,在启动及前面的几百米用电开。像这种高端的体验,在9万元的车上就可以享受到。

这块内容应该是本文最核心独到的体验,也是这次体验最大的发现。拿到这台车的时候,发现其已经行驶18000多公里了,是2015年的车。

20.4度每100公里,根据上海居民新能源车的波谷用电价格:0.31元/度

这个图是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我的时候的数字20.4度每100公里,而我自己开了两段里程则是15-16度每100公里,每公里的成本更低!

而我们普通市内汽油车的油耗为:9L/100公里(对于大部分汽油车来说这个油耗是非常低的),按照市价每升6.4元/L

所以在能耗成本方便是接近10倍的差距。这绝对不是玩数字游戏,以我自己开的530Le为例,每天平均开30公里,每个月油费在70-100元左右,每个月的电费是120元。并且这是一台近2.5吨的车。

?㈣用电成本体验:线分钱一公里,我大致不记得上海的出租车是多少钱一公里了。

上周六我刚拿到车的时候特别拍了一张照片,旅行行驶里程清零,Mark如下:

?之后我愉快地带着孩子出去兜风测试这台车,开着是我平时都走的惯例路程,行驶了近13公里,期间开着音乐、开着通风。里程结束Mark如下:

结束测试后,我把其开到我平常的停车位充电,发现其非常友好兼容530Le的充电桩,国标就是好!

充满电:161公里。?开了2年,已经有18000公里的车,充满电居然还有161公里(官方所标是160公里,EV160嘛)!

去的路程一路音乐和通风;中午结束回来后,发现天气变冷和下雨了,特别开了暖风,调到最大,同时开了雨刮。在我的期待里既然开了暖风,电耗应该会增加,想不到回来的时候,电耗基本不增加,续航里程也是一一对应,没有出现虚电。

开电动车的人都知道虚电的体验太明显了,导致了我们开电动车的人都有看电力续航的习惯。其实我们开电车的人都没有接受调研时候的焦虑感了,不管是油电混合,反正有油,随意开。还有纯电车,其实车都已经反向训练、告知我们用户了,这些里程是充分够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帮我们规划养成充电习惯及找到哪里应急充电;

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我们真的很少在路上看到电车因为没有电了而当机在路上,对吧?!

这种体验让我太惊讶了,要知道我对530Le官方标的纯电续航里程是58公里,实际开40-42公里已经非常满意了,没有焦虑症,就是每天都要去充电。而同栋楼的邻居他的BYD秦则是官方标的里程是70多公里,而实际也是开到40公里。

有了这样的实际体验后,就会发现和理解小区里的一辆特斯拉汽车即使他自己有自己的充电位,但从来没有发现其在位置上充电,而是每个月在特斯拉充电站充一次,开20-30天。

所以开电车真的没有所谓的用电焦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