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1月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多家新能源车企销量呈环比下降,其中多家更是环比同比双双下滑。
新能源汽车驶入下半场,变数成为市场焦点。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预估1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量41万辆,环比去年12月约下降45%,同比去年1月基本持平。不过,2月新能源车市有望实现同比和环比大幅度增长。
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快速扩张,这也打开了外界对于2023年的想象空间。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坐稳全球新能源汽车头把交椅。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21年的1/8增至2022年的1/4,这也就意味着新车销售中每4辆车里就有1辆新能源汽车。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否延续狂奔势头,亦摆在车企面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预计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850万辆,渗透率为36%,增速超30%。
1月,小鹏汽车交付5218辆,同比及环比均下降超50%。零跑汽车同样走出销量大幅度波动曲线辆,环比和同比下滑幅度超过85%。
从新势力表现来看,蔚小理中仅理想汽车1月交付量超过万辆,哪吒汽车也相对失意。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022年10月创下18016辆的交付新高纪录后,哪吒汽车便开启连续三个月下滑,1月的下滑幅度已经微微收窄。
造车新势力销量遭遇滑铁卢,只是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缩影。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极氪汽车、广汽埃安、AITO问界、岚图汽车等多家企业已公布1月销量,这些企业销量全部出现环比下滑。而除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几家车企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外,其余大部分同比和环比双双下跌。
1月销量未如预期,有车企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是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出,部分消费需求已经在去年12月提前透支,短期内相对承压。二是今年春节较早,压缩了汽车行业的当月销售周期。
在补贴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下,部分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去年提前释放,1月份销量下滑存在一定特殊性。乘联会方面分析称,由于春节前销售时间仅有20天,新能源车市仍未全面回暖。春节1月损失了7天以上的有效销售时间,加之元旦后销量环比剧烈变化,共同导致1月总体厂商销量环比去年12月大幅下降。此外,随着近期碳酸锂降价趋势明显,部分厂商1月产销主动减速,春节前顺势休整,预计2月新能源车市会实现同比和环比较大幅度增长。
1月1日,我国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落幕。回望过去数年,这一补贴政策可谓“扶上马”“领进门”,使得新能源汽车从公共领域走向私人领域,销量也实现了百倍以上的增长。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2022年月度数据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均持续上涨,即便是在汽车行业疲软的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均上涨超44%。截至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同比上涨势头已持续30个月。
截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已提前三年完成这一目标。不仅如此,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世界新能源63%的市场份额,其中四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占世界新能源份额64%。
连续增长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其中补贴和高油价因素起到重大作用。”崔东树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过去一年,供给改善叠加油价历史高位而电价锁定,带动新能源汽车订单表现持续较强。
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国补”的最后一年,不少新能源车企推出锁单补贴、涨价提醒、限时保价等一系列措施,以刺激需求。在崔东树看来,新能源车市需求相对坚挺,去年底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推动部分用户的提前购买行为。此外,比亚迪、广汽埃安官宣的涨价幅度均小于“国补”额度,为2023年的订单收集打下良好基础。
2022年,比亚迪力压一汽-大众斩获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售冠军,打破合资品牌30年来稳坐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第一宝座的局面,而新能源汽车成为比亚迪问鼎的主要力量。
此外,广汽埃安累计销量也超过27万辆,2022年蔚小理、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年度累计交付量均超过10万辆大关,其中哪吒汽车成为首个年交付量超15万辆的新势力。
细数过去一年,自主品牌市占率和新能源汽车海外出口大幅提高成为亮点。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迅速崛起,实现了弯道超车。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2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0%,远高于豪华车的22.8%和主流合资品牌的4.9%。
新能源汽车出口也成为销量增长的拉动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占比超过60%并已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一方面是产品优势,我国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和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相对完善,制造水平持续提升。而随着“双碳”发展理念的普及,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崔东树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强,而欧洲的传统车和新能源车产销偏低,政策支持力度却强,在海外缺少芯片和电池等资源,国内供给电池和芯片极其充足的情况下,我国补充了市场缺口,形成国内市场和出口双增长。
“目前,各家车企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而新产品和新技术需要有成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消费者的宽容和呵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经过10年努力和积累,新能源汽车这棵“幼苗”逐渐成长起来,通过行业上下及时调整、纠偏和改进完善,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已经告别以价格取胜的筹码,在高端市场不断发力。其中,比亚迪海洋、王朝系列的主力车型售价10万-30万元,东风岚图、吉利极氪、上汽飞凡以及蔚小理的单车均价皆超过25万元,哪吒汽车和零跑汽车也在布局高端化。
自主品牌正在借助新能源汽车加速品牌向上。以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为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极氪汽车方面表示,极氪001增换购用户中,来自奔驰、宝马、奥迪品牌的用户占比达32%。
而从企业布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