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11月3日,国新办举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科技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有关情况。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产业进入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汽车与信息通信、能源等领域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发展既有新挑战也迎来发展机遇。面对挑战,相关国家纷纷加强统筹谋划、开展系统布局,努力抢抓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从2019年2月份开始,经国务院批准,工信部会同中央财办、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12个部门组成编写组,正式启动《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

当时明确,《规划》的规划期要长远,从2021年到2035年。《规划》编制期间,用了近一年时间深入基层企业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并征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专家咨询委员会,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有关综合部门以及有关行业组织、重点高校、企业等各方面意见。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门组织召开全国政协智库研讨会听取意见,汪洋主席等政协有关领导亲自参加了智库研讨会。

《规划》的编制充分听取了各方面意见,广泛凝聚了汽车行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规划》的出台是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后,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项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还有整个产业链发展问题,在《规划》里作了进一步明确。

第二项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的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第三项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四项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信息通讯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同时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第五项是深化开放合作。进一步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深化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新优势。

一是顺应新形势。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由《2012年规划》的电动化为主拓展到网联化和智能化,现在提倡“三化”。

二是适应新要求。相比《2012年规划》,这次《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政府是要更好地发挥在完善标准法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明确发展新方向。《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的新目标,以及“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远期目标。

四是提出发展新路径。《规划》从内容上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是根本,融合发展是关键,开放合作是途径,延续并深化了《2012年规划》的“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三纵”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是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

中国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推进扩大开放。目前就扩大开放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随着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进程的加快,一些国际知名汽车企业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合作,有效推动我国配套产业链的完善提升,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进步,带动相关就业和经济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竞争中提升了技术水平,磨炼了竞争本领,向市场交出一份比较好看的答卷。

另一方面,全面放开外资投资股比和两家限制以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兼并重组、优胜劣汰进程会进一步加快,行业企业对此态势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和清醒认识。面对未来两年窗口期,我国企业还需加大研发投入,做好迎接更激烈竞争的思想准备。行业企业要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开发先进适用车型,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实力。

答:中央财政从2009年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在此基础上,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支持政策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地方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和相关企业。为了支持地方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从2014年起对地方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地方统筹安排使用。到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奖励资金45亿元。

二是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相关支持政策现已逐步调整为中央财政支持购置,地方主要补贴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地方原来也有支持购置的相关资金,这些资金现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

现有的充电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研究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和相关企业积极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配套条件。

答: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将按照《规划》部署,围绕“三纵三横”产业链(“三纵”指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加大创新链部署力度,目前考虑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针对动力电池这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或者部件。围绕此技术,在电池的新体系、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方面进行一些超前部署,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发展。安全性是首要问题,电池既要向高比能方向发展,又要考虑高安全性。对燃料电池方面,重点支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核心材料以及与氢能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在燃料电池的高性能、长寿命和低成本上下功夫。

二是围绕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轻量化,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动车控操作系统及计算平台、车规级芯片等自动驾驶技术和装备研制;加强新材料技术的布局,大力支持碳化硅功率器件、轻量化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研发,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三是加大对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支撑。希望通过这些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