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新能源及储能规划出炉

近日,各省份地区纷纷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除了回望前几年的工作成果,对2023年也做出了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1月12日,陕西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建成隆基绿能泾河新城光伏产业园等3个百亿级项目;全省规划发电量2900亿千瓦时、增长7.4%,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总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新开工煤电项目1000万千瓦以上。

1月15日,甘肃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建成国家第一、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实施我省“十四五”第二批风光电项目,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面建设陇电入鲁、核准开工陇电入浙工程,做好酒泉外送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鼓励大型工业企业有序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

1月19日,宁夏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全面强化煤电油气产运供保障,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青海: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第二批700万千瓦全面开工,第三批1000万千瓦计划目标争取获批

1月20日,青海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能源方面,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第二批700万千瓦全面开工,第三批1000万千瓦计划目标争取获批;李家峡扩能并网发电,加快建设羊曲、玛尔挡水电站,开工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等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全面提升新能源发电调峰能力。加快750千伏昆仑山、红旗等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力争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开工建设。出台政府投资管理条例,持续开展投资攻坚行动,推广PPP模式,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激发投资活力和潜力,更好地让今天的投资转化为未来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1月14日,新疆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新能源发电、输变电、储能设备制造发展,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大力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铝基、铜基、钛基、碳基等新材料产业,围绕现有高端装备制造重大项目,引进一批协作配套企业和项目,打造上下游产业链。

1月14日山西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支持大同市抓好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力争开工5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2座新能源汇集站建设,发展移动储能。扎实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

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包括,要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锚定“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场景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1月11日,黑龙江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部署了2023年黑龙江省重点工作包括,加快页岩油产业化商业化开发,原油产量保持3000万吨,天然气产量增长到57亿立方米以上、煤炭产量7100万吨、新能源建成装机规模2500万千瓦。

1月15日,吉林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吉林省将大力推进能源产业“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为主体的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推动“多能互补”模式发展。“大电网”工程着力谋划吉林电网“四横四纵”主网架构,构建辐射东西方向的坚强电网,提升东西互济和新能源送出能力。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吉林。“氢动吉林”行动重点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国电投氢能产研基地建设,布局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推广城市公交、环卫等氢能车应用。加快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建设等。

1月12日,辽宁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好15项重大工程,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矿产储备、供给和保障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清洁能源强省。持续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深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修复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全省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1月14日,河南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能源供应低碳转型。扩大风、光、生物质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进鹤煤六矿等绿色矿山建设。

1月12日,广东省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工作安排包括,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开展“亩均”等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1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指出,抢抓机遇加快基础设施投资。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投产国投钦州电厂三期1号机组、广投北海二期3号机组等电源项目,以及500千伏新江站等电网项目,开工广西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工作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挖掘清洁能源潜能。坚持水光风热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开发,以清洁能源产业为支柱,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不断增强碳汇能力,探索推进碳汇交易。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万千瓦。狠抓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1月1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印发《四川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重点推动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分散式风电。加快打造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4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同步推进其他流域水库电站水风光多能互补开发。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