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川智能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换电设备龙头拓品类+提份额扬帆起航

瀚川智能成立于 2007 年,是集自动化设备和工业软件一体化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龙头,目前业务主要涉及汽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电池设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充换电产 品及解决方案。于 2019 年 7 月登陆科创板,是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 公司专注于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主航道,深化行业战略布局,聚焦发展汽车、 电池和充换电三大智能制造业务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2021 年公司紧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进入换电站领域。将原有新能源板块的充换电 业务独立新设为充换电事业部,大力拓展汽车换电市场,已建立起产品类型齐全、适配车 型多样的换电产品体系,下游适用场景囊括了乘用车、矿卡和轻卡等。并在充换电智能装 备板块持续获宁德时代、协鑫能科、阳光铭岛等多家知名客户新增订单,并实现首个无人 机智能换电项目落地。

公司全球化布局,各类子公司协同发展。截至 2021 年 底,公司合并范围包括本公司 及子公司共计 15 家。公司在德国、匈牙利、墨西哥均设有子公司,在欧洲、美洲以及东南 亚设立了近十家子公司和办事处,业务现已覆盖全球 20 多个国家,有力支持了公司在境外 市场开拓、项目实施。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瀚川投资,实际控制人为蔡昌蔚。截至 2022 年 11 月 16 日定增报告 披露日,瀚川投资直接持有公司 33.62%的股权;蔡昌蔚直接持有公司 0.55%股权,并通过 瀚川投资、瀚川德和和瀚智远合间接控制公司 44.66%股权,合计控制公司 45.2%股权。

公司管理层稳定性与技术性兼备。董事长蔡昌蔚先生技术出身,设计与研发经验丰 富,曾在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分别担任助理工程师、设备课主管等职位,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2007 年创立瀚川机电并担任总经理,2013-2017 担任瀚川智能执行董 事、总经理,2017 至今担任瀚川智能董事长、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公司高管 大多持有公司股权,与公司深度绑定,最近四年,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 员均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核心管理人员稳定。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授予,授予价格为 17.41 元/股。2022 年 10 月 21 日,公司 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 197.75 万股,占本公司股本的 1.82%。其中,首次授予 158.75 万股, 占公司股本的 1.46%,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 80.28%;预留 39 万股,占公司股本的 0.36%,预留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 19.72%。业绩考核要求为:以当年年营业收入为 基数,2022、2023、2024 年营业收入不低于目标值的 70%、70%、70%。2022、2023、 2024 年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 12 亿、21 亿、37 亿。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议案已通过。2022 年 10 月公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员 工持股计划回购专用账户已回购的股份规模不超过 71.5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66%。 计划受让价格为 17.41 元/股,购买价格不低于员工持股计划公告前 120 个交易日的公司股 票交易均价 58.03 元/股的 30 %。

2017-2022 年营业收入 CAGR 约为 40%。营业收入由 2017 年的 2.4 亿上升到 2022 年 的 13.2 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0%。截至 2022 年三季度公司营收为 7.08 亿元,同比增长 41.2%,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快。主要系公司聚焦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主赛道,同时持续 加强新产品和新客户的市场开拓,不断迭代升级解决方案。 2017-2022 年净利润 CAGR 约为 32%。2017-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2、 0.70、0.73、0.44、0.61、1.27 亿,归母净利润由 2017 年的 0.32 亿上升到 2022 年的 1.27 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32%。由于业务拓展、人才引入、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公司的期间 费用增加较快;另外,受业务规模扩张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较快,进而 导致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增加较多。上述因素共同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但扣非后 归母净利润略有波动。

公司近期发布 2022 年度业绩快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2 亿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 75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9 %。

1.4.2 汽车智能制造业务营收占比最高,新能源智能制造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产品结构:公司营收主要来自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电池设备智能制造装备、充换电产 品以及其他新兴产品,其中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收入占比最大,近 60%。2017 年汽车智能装 备收入占总营收的 89%,2021 年占比为 59%,主要为 2020 年起公司加大对新能源电池领 域的关注,相关业务收入增长明显。但整体营业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17 到 2021 年汽车 智造装备业务营收 CAGR 为 20%, 公司新能源智造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8-21 年 CAGR81%。新能源智造业务作为新 兴业务发展迅猛,占比由 2018 年 8%提升至 2021 年 28%。另外公司还涉足新能源汽车充换 电设备领域,2022 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充换电智能设备营收 2.52 亿元,占比 35.59%,未来 公司业务也会持续聚焦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

公司电池设备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下游为汽车锂电池生产厂商,周期性特征明显。国家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周期通常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旺季集中在下 半年,因此需求也集中在下半年,公司主要收入也集中在下半年。

公司近三年毛利率波动较小,净利率波动幅度大但是趋势与毛利率相似。2017-2021 年平均毛利率约为 35%,2017-2021 年净利率分别为 13%、16%、15%、7%和 8%。2020 年 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处于新业务拓展阶段,在研发、管理和市场开 拓方面大力进行战略性投入。 公司的费用率占比逐年提升,其中研发费用占比增长最快。2017、2021 年费用率分别 为 20%、28%,其中研发费用率 2017 为 5.2%,2021 年占比达 7.9%。研发费用 2020 年同 比增长 52 %,主要系公司加大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创新投入所致,2019-2021 年新申 请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 12 项、9 项、62 项;2019-2021 公司的管理费用分别为 3617 万元、 6499 万元、8027 万元,主要原因系公司业务规模扩张、生产基地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的 后台支持部门人数有所增加,以及供应链岗位相关人员人数增加较快。

伴随前期公司新业务投入后回报期销售净利率回升,公司 ROE 回升。公司 ROE 在 2019-2021 年分别为 13.85%、4.98%与 6.64%,销售净利率下降对 ROE 下降影响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