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伴随着环境的破坏,新能源概念自1981年被联合国提出,发展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新能源发展的影子。尤其是在汽车行业,汽油的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让汽车行业成为全球环保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于是新能源汽车也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品牌繁多,但受限于技术发展,即便做到了将汽油供能变为电力供能,在汽车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仍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直到2020年9月,新能源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主动记录和披露了极星2(polestar2)从取得原材料,到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产生的碳排放足迹与所造成的气候影响。这是全球首家使用这一环境管理工具并发布全生命周期评估报告(LCA)的汽车厂商,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转折。
Polestar极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领先品牌,在2022年度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的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中,Polestar极星排名汽车行业第一,成为供应链可持续转型的先锋。
在全球环保事业的推动上,Polestar极星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行动一直十分虔诚。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Polestar极星提出“Polestar 极星零碳计划”(后文称为“Polestar 0计划”)——不再依靠碳补偿的方式,将在2030年前制造出真正气候中和的汽车,并将它与其他汽车厂商的行动目标篆刻在一块花岗岩石碑上,宣誓如期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与态度。由此开始,Polestar极星就展开了一系列切实行动,并且取得了一些肉眼可见的进展。立项之初就成立专项团队,并任命Hans Pehrson这位拥有30年汽车工程技术经验的全球研发负责人为项目leader,确立这一项目在Polestar极星研发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截至目前,Polestar极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到24家优秀企业加入“零碳计划”,并将持续在各个领域寻求更多合作伙伴的加盟。
不只是对于Polestar极星,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Polestar 0计划”的意义都是深远且重大的。为了这项为期10年的“长跑”,Polestar极星在供应链环节还在做着哪些努力?又有哪些进展、挑战和思考?
近期,在上海举办的“极星全球核心供应商论坛”间隙,Polestar极星全球采购负责人吴慧静、全球可持续供应链负责人陈伟,以及两位供应商合作伙伴代表——欧拓亚太区总监王幼欣、奥托立夫中国区销售和业务发展副总裁毛莉莉与媒体——路由社,进行了交流,展示了品牌供应链可持续转型过程中的价值观、方法论与路线图。
重塑采购体系、组织架构不断迭代,Polestar极星不同“方法”推动进步
作为一项开创性、系统性的工作,Polestar极星在推进可持续供应链建设方面,有着怎样不同的采购流程?针对这个全新的业务模块,Polestar极星又如何重塑内部采购体系、采购流程?
Polestar极星全球采购负责人吴慧静告诉路由社,从2024年将问世的Polestar 5开始,采购部门的可持续团队已经对整个采购流程进行梳理。从评审阶段就加入了对供应商单独的可持续能力的综合评估,由此可以知道供应商现状,并会对各个方面设定标准与要求、具体评估流程,以及采用评估供应商能力的工具。“另外很关键的一点是成本”,吴慧静强调说,“从Polestar 5开始,已经把可持续要求纳入到与成本、质量、技术同样的考量维度里面。也就是说如果供应商不能够完成最低审核要求,是没有办法进入潜在供应商甚至最终被定点。”
目前,由Polestar极星全球可持续供应链负责人陈伟带领的三人团队,会从气候中和、循环利用、透明度、包容性四个点上对供应商可持续方面的建设提出要求。据悉,供应链可持续关注的四个方面,每个都会有对应的问题。目前的评估手册一共设计了112个这样的问题。那么,对于Polestar极星在可持续方面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供应商合作伙伴们又怎么看?参与“Polestar极星零碳计划”,跟与其他OEM厂商合作有何不同或新挑战?
对此,欧拓亚太区总监王幼欣认为,两者区别在于虽然OEM都在做可持续和减碳,但是一般主机厂知道这个难度,不会说将碳排放减到零,比如只要求绿电,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Polestar极星的零碳计划提出来不光是要减到零,而且时间是在2030年,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谈到预想当中可能带来的成本上升,以及这项着眼长远、面向10年后的合作,具体价值又在哪里的问题,王幼欣坦承,“实际上,我们开始也认为会增加成本。但实际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不一定都是增加的。由于流程的优化和技术的升级,有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降本增效。”至于,潜在长期价值何在,王幼欣也坦言“会带来竞争优势,因为现在所有客户都提出碳中和的要求了,只不过时间不一样。”
当然,作为一种相互激发、双向奔赴的关系,由进步“倒逼”的进步也是双向的,这种由供应链可持续转型的利好与价值,也不仅限于对供应商伙伴。另一方面,它也会带来Polestar极星内部组织架构的迭代与进步。吴慧静就对路由社提到,“目前,陈伟带领的三人团队负责整个全球供应链可持续的工作。团队里面有非常专业的人,比如碳排放方面的专家,包容性方面的专家。现在也看到供应链的透明度,我们也会在相应的时候引入相应的专业人才,真正在这个行业里面起到作用”。关于合作双方的相互促进与赋能,她还补充道,“我们会通过工作流程,包括持续提升、优化,将来可能会做到2.0在线提交评估申报。让供应商能够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认知,首先需要知道现在状态是什么样,然后我们专业的团队可以跟他们专业的团队进行一个长效沟通和合作,然后找出这个点,再制定计划,持续去进步。”
环保和可持续作为一种理念,同时,又是和用户日常用车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的制造业“后台”,如何让用户理解并接受抽象、超前的理念,还乐意为此埋单?甚至还要为此支付额外的价格?显然, 让抽象数据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是企业要做的第一步。对此,吴慧静拿自己出差欧洲的旅行见闻举例。“现在欧洲出现很大的一个变化。商场里面很多品牌产品已经陆续推出不同产品系列,会把不同系列的碳足迹标注在产品上面,可能同样一个橱窗里面会放两三个产品,但是上面碳足迹是不一样的。很有趣的一个问题是,这个东西在消费者选择它的时候会不会有帮助?我就跟店员去交流,他会说整个欧洲碳足迹低的产品就是爆款,就是很容易获得消费者购买。用户会觉得这是一种时尚,购买了东西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我愿意去为它买单。或者,在享受产品外观之余,内在也是吸引我的,这就像我们找对象一样,不光看外表,也要看内在。”
事实上,在即将上市的极星3(polestar3)身上,Polestar极星也已经开始采用类似的做法。车辆前排座椅头枕下方的部分将列出有关所用材料对气候影响的详细信息。用户购买车辆时,可以在名为MicroTech的皮革替代品和羊毛、纳帕皮革选项之间进行选。